電子門鎖的發展歷程
2018-01-30 來自: 廈門市福睿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881
電子門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那么你知道它的發展歷程嗎? 這是一種操作方式類似于按鍵電話機的M1卡門鎖,如果密碼與內部已約定的密碼相同,則輸出一個電信號,以驅動電磁鐵或者小馬達將門閂打開,完成一個開鎖過程。據有關資料介紹,這種鎖的研究從30年代就開始了,在某些特殊場所早就有所應用。研究這種鎖的初衷,是提高鎖具的安全性,因為電子鎖的密鑰量(密碼量)極大,可以和機械鎖配合,避免因鑰匙被仿制而出現的問題。 在安全性極高的前題下,它的另一個特點——無需鑰匙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欣賞。因為人們攜帶的鑰匙很多已成累贅,而電子鎖只需記住一組密碼,無需攜帶金屬鑰匙,免除了人們的煩惱。這也是眾多的發明家研究大眾化電子鎖的動力所在。進入80年代后隨著電子鎖專用集成電路的出現,電子鎖的體積縮小。可靠性提高,廉價產品開始出現。實用性已經具備,可以說已經有了沖擊機械鎖市場的條件。但事與愿違,市場上還是彈子式機械鎖的天下,指紋鎖十大品牌提示機械鎖的地位非但沒有動搖,還有所發展。人們攜帶的鑰匙也沒有減少。而智能鎖的使用還局限在一定范圍,沒有明顯進展,更難以大眾化。